文╱陳韻涵

短影音社群TikTok(抖音)占據學生及青少年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越來越多年輕人瀏覽TikTok平台上關於精神疾病的自我診斷短影片後,不斷被演算法推薦更多相關影片,不僅使青少年產生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罹患多種精神疾病,也因此心情鬱悶、垂頭喪氣。

少數青少年會主動或在家人陪同下求助醫療協助,卻經常在看完醫生、離開診所後,又拿起手機開始看TikTok影片,淡忘醫囑並墮入惡性循環。醫生建議,青少年若身陷這樣的輪迴而無法自拔,最好放下手機並遠離TikTok;若無法擺脫TikTok,不妨刪掉原本的舊帳號,重新申辦一個新帳號,讓TikTok演算法重頭摸索新帳號的使用習慣並據此推薦新內容。

●青少年最愛 使用時間最長

全球市場研究公司「佛瑞斯特研究」調查發現,TikTok是時下年輕人最流行且最長時間使用的社群媒體。美國12歲到17歲的青少年中,前年有50%的人每周使用TikTok,去年則增至63%;反觀青少年每周使用Instagram的比率,從前年的61%降至去年的57%。

《華爾街日報》報導,西維吉尼亞州高中生莎曼紗‧佛里德利經常在TikTok上流連忘返,熬夜到凌晨3點還不睡覺。佛里德利觀賞的TikTok短影片,充斥許多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症、雙極性疾患,以及多重人格障礙症的內容。

許多影片由青少年、年輕成人或自稱治療師的人所拍攝,闡述透過自我診斷、可能出現的症狀或情況等跡象,鼓勵觀影者評估自身狀況。佛里德利10歲時被診斷出罹患焦慮症和抑鬱症,她看到影片中所描述的情況與自身經驗類似,深信自己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分別患有某種精神疾病。

●兩種人格障礙症 確診極少

在TikTok應用程式中,內容含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標籤的影片被瀏覽超過6億次。然而,非營利的精神疾病諮商組織「國家精神疾病聯盟」估計,全美只有約1.4%的成人確診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症。

醫生表示,邊緣型人格障礙症幾乎從來沒有在青少年群體中被診斷出來,因為青少年的個性仍在形塑當中。部分症狀,諸如人際關係不穩定、容易衝動行事等,其實很難區分是病症還是典型的青少年行為。

醫師表示,多重人格障礙症更為罕見,這種疾病影響全美不到1%的人口,但提及多重人格障礙症主題標籤的影片,在TikTok上的瀏覽次數已超過7億次。許多標記多重人格障礙症的TikTok影片顯示,患有此病症的青少年或年輕成人,會在不同的人格之間轉換。

●醫師辦帳號 了解病患看啥

青少年觀看TikTok影片後,自我診斷可能患有這些精神疾病,不僅讓青少年與家人親屬的關係出現裂痕,也對後續的醫師診斷與治療形成挑戰。

美國臨床心理學醫師布里-安‧史雷表示,TikTok影片有助消除精神疾病遭汙名化的情況,有時也會引導部分深受其擾的青少年尋求醫療協助。但也有另一種負面影響,史雷解釋:「當青少年對於特定診斷有強烈的執著時,可能會讓醫師診療變得非常棘手。」

2020年夏季以來,史雷每周會診數名自我診斷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這些年輕病患經常會提及,在TikTok上看到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症、雙極性疾患,以及多重人格障礙症的分析影片。

史雷基於好奇和了解病患的出發點,決定親自辦一個TikTok帳號,深入探究病患到底看了些什麼內容。史雷看完影片後,深感訝異與驚駭。她說:「最讓我震驚的是,多重人格障礙症(在臨床病例中)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但關於此病症的影片竟然那麼多。」

史雷與全國各地的其他精神科醫生討論後赫然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透過TikTok「自我診斷」是否罹患精神疾病。

●離開診間繼續看 惡性循環

美國加州紐波特醫療照護機構的青少年治療中心門診服務執行主任葛蘭特說:「我們必須說服這些來看診的青少年對自我診斷釋懷,但當這些孩子離開診間後,經常會立即拿起手機、點開TikTok繼續看相關影片,這強化了青少年對於自己罹患精神疾病的執念。」

葛蘭特沒有統計到底有多少青少年透過TikTok自我診斷後,自行或在家人的堅持或陪同之下前來求診,但他表示,人數超多。

葛蘭特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裝置管理與情報策略規畫委員會主席,該學會協助制訂社群媒體使用與建議指南,其中解釋了社群媒體的內容可能改變觀看者的大腦化學反應,即壓力荷爾蒙會取代感覺良好的神經傳遞物質。他解釋:「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會充滿觀影者的大腦,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會離開。」

●治療師拍片 宣導正確觀念

部分治療師希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創辦TikTok帳號,挺身對抗散播關於精神疾病不實資訊的「邪門歪道」。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臨床社工李柏曼(Evan Lieberman)在TikTok上以「伊凡諮商師」(evan.the.counselor)著稱,他致力透過逗趣的方式,宣揚關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觀念,讓觀影者在歡笑中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挖苦、調侃他在臨床上遇到的病患自我診斷軼事。

在TikTok平台擁有超過100萬名粉絲追隨的李柏曼說:「儘管(TikTok上的精神疾病自我診斷影片)提高了青少年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意識,但目前看來,運用精神疾病診斷當作一種社交貨幣的風氣漸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