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科普閱讀

2022 年 2 月 15 日

防疫書單閱讀不打烊、親子感情升溫 30本好書認識疫情自主學習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遇見幸福是人之所欲,遭逢困蹇是人之所惡。遇見全球疫情爆發的時刻,如何安心生活,安靜作息,找回學習的規律,穩定堅定地前進步伐?我知道,要告訴你:黑暗的背後是陽光,任誰也聽不下去!受苦的不是你,受難的不是你,這種「心靈雞湯」喝起來,味道真的很不對味。那麼,換個角度思考——誰不在黑暗中踽踽獨行著?面對世道人心,誰能真正無憂無慮?環顧四週,許多人即便辛苦,也不願意讓別人跟著辛苦,即便難過,也明白沒有一直哭泣的權利,即便有苦難言,都相信過了這個坎,就能看見那個村。

親愛的,我們不抱怨,試著在人生的寒冬找尋燦陽,面對災難和痛苦,無需迴避,因為它不會憑空消失⋯⋯但是,我們得有勇氣與責任去處理它。那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區塊。讓我們從防疫書單中,學習不打烊,一起重返閃亮人生吧!

一、省視生活作息,家人生活同步

疫情雖帶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疏離,卻也讓我們多出兩周的時間自主運用,給了家人之間求之不得的相互對話與陪伴的時光,我們可以共同制定居家學習的生活提案,讓自己做時間的主人,從起床到晚上休息,一日的生活作息,如何安排成可執行又豐富的時間表:可以發呆讓大腦天馬行空,可以盡力學習把作業進行複習或預習,做些可鍛煉身體的室內運動,來點娛樂遊戲,做些家務勞動身體,顧家又健康。

這個時間作息表必須全家人共同擬定與遵守。大人的行動要與孩子同步,例如,孩子正在讀寫時,大人也可以陪同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或是著手進行工作上的計劃,全家一起進行減重,從飲食到運動,大家都一致參與。還有,做家務不是一個人的事,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更能體會家是共同營造的愛之避風港。

居家時間,可以角色互換,讓孩子變成行事曆的執行監督者,家長既可以擔任楷模者,讓孩子能從中學習,也能從彼此同步的作息中,進行深度對話,增進彼此溝通,引導孩子面對突發狀況,如何運用所學進行解決,也讓他更理解無常人生,有情生活的價值,也產生對家庭的責任感,進而讓親子感情升溫。

推薦主題書單:

1.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新課綱上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每天二十分鐘,聊出思辨力與素養力!

2.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3.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

4.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蒙特梭利、薩提爾、阿德勒,看懂孩子內在需求,培養正向、自信、穩定好性格

5.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翩翩園長的45個正向教養解方

6.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二、紛亂的時刻,需要理性思辨

當疫情消息瘋傳,資訊紛亂,難免難辨事實的真偽。此刻,我們需要啟動理性思辨的按鍵,當科技和大數據的力量,能讓我們有效地控制疫情與做好防護時,我們體會到:决策的關鍵在於用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思考去解決眼前的難關……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面對恐慌而來的焦慮,我們真的要搶口罩嗎?要跟著人潮去搶物資嗎?為什麼你明知道真實的樣貌,卻又那麼忐忑不安?此刻有哪些重要的學習議題是我們可以從中學習與反思的呢?你想過: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與社會集體意識和平共存?環境議題、公衛安全議題、道德與法治議題,科技議題、生命議題等,從疫情開始發生後,我們啟動思考重大議題的理性,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更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素養。

推薦主題書單:

1.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2. 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3.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6種人格原型,認識「我是誰」,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

4.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擁有安穩的自尊,安心成為自己,在關係裡自由自在

5. 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紐約商學院菁英爭相討論的人生策略

6. 最後抱他的人

7 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三、找出線上學習的關鍵

我始終相信:任何好用的學習工具,都需要有人適時引導與陪伴學習者。如果,我們期待孩子能善用學習工具,我們就得根據每個人實際的需要,協助他們進行學科概念及主題的線上資源蒐集與分類,給出系統性學習的建議,再分配主題閱讀資料讓大家都能輕鬆參與。如果是想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就不宜強制或是限制大家共同上線學習的時間。

但可以給出學習的範圍與區段,派出有趣的任務,讓學生有動機能在時間內完成學習。老師給的作業可以是探究與實作形式的,偶爾給點闖關遊戲式的新鮮與刺激感,讓孩子們感覺到:即便一個人在家學習,老師和家人也像是在身邊與之互動與陪伴,內心的集體歸屬感,可以讓自主學習有效地進行,也能穩定一人自學的徬徨心情,讓我們給出線上學習的催化劑,愛與陪伴能讓題課時間不致因無所事事而陷入生活空轉的局面。

推薦主題書單:

1.厭世廢文觀止:英雄豪傑競靠腰,國文課本沒有教

2.海獅說歐洲趣史:歷史課本一句話,背後其實很有事

3.故事學:學校沒教,你也要會的表達力

4.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5.德國一流大學教你數學家的22個思考工具

6.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以學思達為外功、薩提爾為內力,讓教室成為沒有邊界的舞台

四、認識環境與疫情邁向健康生活

面對疫情,我們可以健康為主題,結合防病知識的汲取,科學防疫措施的建立,讓孩子注意當今重大社會議題,從中教導他們珍愛生命的重要。面對疫情不用悲觀,反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防疫工作,台灣從上而下,從下而上,我們看見社會互助的光明面。多少人默默傳愛,靜靜陪伴,甚至,相關防疫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衛福部長及團隊幾乎是宵衣旰食地為全民健康把關。

我們明白:一個人的格局和視野決定事情的成敗,同時,真切地認識自身環境,面對社會共同困難時,做出社會責任與擔當的正面行為,恰是我們人生價值的確立。或許在最壞的時刻,面對無常逆襲的人生百態,正是考驗人性美好串聯的時機。有機會再回首,這些走過的生活經歷,都是邁向健康人生活千金難買的人生經驗。

推薦主題書單:

1. 你一定要知道的50種致命傳染病:登革熱、流感、伊波拉、愛滋病……奪命病菌,就在你身邊!

2.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3. 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

4.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

5. 悖論:破解科學史上最複雜的9大謎團

6.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五、自主學習的契機與實踐

停課不停學,恰好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最好的時機。教導孩子訂定學習目標,執行學習計畫,從預訂成果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一個失敗的計畫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唯有親身實踐,你才能看見自己的優劣勢,機會和威脅點。這個時間,可以靜下心與自己對話,找出學習上的需求,甚至讓自己有時間為學習上的問題解惑,慢下來,反而是一種快。

大人的引導適時地給予有力的支持與正確的方法,才能培養孩子真正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我們不幫孩子塞滿學習的時間表,讓他從中探索與思考如何學習能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並從每個學習的經驗修正自己學習的方式,停課期間的自主學習,一定能幫孩子找到自主學習的正能量。

推薦主題書單:

1.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65個習慣開關,讓你輕鬆戒掉壞習慣、無痛養成好習慣

2.創意,從計畫開始:最重要卻沒有人會教你的工作計畫教科書

3.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讓你優秀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4.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面對世界最關鍵的轉折,微軟總裁最前瞻的預測與洞察

5.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6.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文章取自於udn.com

2022 年 2 月 15 日

美國青少年瘋TikTok 自我診斷患精神疾病

文╱陳韻涵

短影音社群TikTok(抖音)占據學生及青少年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越來越多年輕人瀏覽TikTok平台上關於精神疾病的自我診斷短影片後,不斷被演算法推薦更多相關影片,不僅使青少年產生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罹患多種精神疾病,也因此心情鬱悶、垂頭喪氣。

少數青少年會主動或在家人陪同下求助醫療協助,卻經常在看完醫生、離開診所後,又拿起手機開始看TikTok影片,淡忘醫囑並墮入惡性循環。醫生建議,青少年若身陷這樣的輪迴而無法自拔,最好放下手機並遠離TikTok;若無法擺脫TikTok,不妨刪掉原本的舊帳號,重新申辦一個新帳號,讓TikTok演算法重頭摸索新帳號的使用習慣並據此推薦新內容。

●青少年最愛 使用時間最長

全球市場研究公司「佛瑞斯特研究」調查發現,TikTok是時下年輕人最流行且最長時間使用的社群媒體。美國12歲到17歲的青少年中,前年有50%的人每周使用TikTok,去年則增至63%;反觀青少年每周使用Instagram的比率,從前年的61%降至去年的57%。

《華爾街日報》報導,西維吉尼亞州高中生莎曼紗‧佛里德利經常在TikTok上流連忘返,熬夜到凌晨3點還不睡覺。佛里德利觀賞的TikTok短影片,充斥許多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症、雙極性疾患,以及多重人格障礙症的內容。

許多影片由青少年、年輕成人或自稱治療師的人所拍攝,闡述透過自我診斷、可能出現的症狀或情況等跡象,鼓勵觀影者評估自身狀況。佛里德利10歲時被診斷出罹患焦慮症和抑鬱症,她看到影片中所描述的情況與自身經驗類似,深信自己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分別患有某種精神疾病。

●兩種人格障礙症 確診極少

在TikTok應用程式中,內容含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標籤的影片被瀏覽超過6億次。然而,非營利的精神疾病諮商組織「國家精神疾病聯盟」估計,全美只有約1.4%的成人確診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症。

醫生表示,邊緣型人格障礙症幾乎從來沒有在青少年群體中被診斷出來,因為青少年的個性仍在形塑當中。部分症狀,諸如人際關係不穩定、容易衝動行事等,其實很難區分是病症還是典型的青少年行為。

醫師表示,多重人格障礙症更為罕見,這種疾病影響全美不到1%的人口,但提及多重人格障礙症主題標籤的影片,在TikTok上的瀏覽次數已超過7億次。許多標記多重人格障礙症的TikTok影片顯示,患有此病症的青少年或年輕成人,會在不同的人格之間轉換。

●醫師辦帳號 了解病患看啥

青少年觀看TikTok影片後,自我診斷可能患有這些精神疾病,不僅讓青少年與家人親屬的關係出現裂痕,也對後續的醫師診斷與治療形成挑戰。

美國臨床心理學醫師布里-安‧史雷表示,TikTok影片有助消除精神疾病遭汙名化的情況,有時也會引導部分深受其擾的青少年尋求醫療協助。但也有另一種負面影響,史雷解釋:「當青少年對於特定診斷有強烈的執著時,可能會讓醫師診療變得非常棘手。」

2020年夏季以來,史雷每周會診數名自我診斷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這些年輕病患經常會提及,在TikTok上看到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症、雙極性疾患,以及多重人格障礙症的分析影片。

史雷基於好奇和了解病患的出發點,決定親自辦一個TikTok帳號,深入探究病患到底看了些什麼內容。史雷看完影片後,深感訝異與驚駭。她說:「最讓我震驚的是,多重人格障礙症(在臨床病例中)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但關於此病症的影片竟然那麼多。」

史雷與全國各地的其他精神科醫生討論後赫然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透過TikTok「自我診斷」是否罹患精神疾病。

●離開診間繼續看 惡性循環

美國加州紐波特醫療照護機構的青少年治療中心門診服務執行主任葛蘭特說:「我們必須說服這些來看診的青少年對自我診斷釋懷,但當這些孩子離開診間後,經常會立即拿起手機、點開TikTok繼續看相關影片,這強化了青少年對於自己罹患精神疾病的執念。」

葛蘭特沒有統計到底有多少青少年透過TikTok自我診斷後,自行或在家人的堅持或陪同之下前來求診,但他表示,人數超多。

葛蘭特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裝置管理與情報策略規畫委員會主席,該學會協助制訂社群媒體使用與建議指南,其中解釋了社群媒體的內容可能改變觀看者的大腦化學反應,即壓力荷爾蒙會取代感覺良好的神經傳遞物質。他解釋:「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會充滿觀影者的大腦,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會離開。」

●治療師拍片 宣導正確觀念

部分治療師希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創辦TikTok帳號,挺身對抗散播關於精神疾病不實資訊的「邪門歪道」。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臨床社工李柏曼(Evan Lieberman)在TikTok上以「伊凡諮商師」(evan.the.counselor)著稱,他致力透過逗趣的方式,宣揚關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觀念,讓觀影者在歡笑中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挖苦、調侃他在臨床上遇到的病患自我診斷軼事。

在TikTok平台擁有超過100萬名粉絲追隨的李柏曼說:「儘管(TikTok上的精神疾病自我診斷影片)提高了青少年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意識,但目前看來,運用精神疾病診斷當作一種社交貨幣的風氣漸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54期